奋起,聚力,时来全美皆同心
成立于2002年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并非偶然,更非少数人一时心血
来潮。李登辉、陈水扁掀起“台独”狂澜,全美和环球中华儿女激发起了义愤填膺
的反“独”促统坚决意志,“调动”起了前所未有积极行动。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
国和平统一柏林大会的举行是重要标志,志士仁人在奋起、在凝聚。
2000年8月柏林大会,来自台湾、执教于费城的全球反“独”促统联盟主席程君
复教授,在《反“独”促统──我们的历史责任》演讲中表示,“历史的责任义不
容辞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这便是‘反对台独,促进统一’。今天,中华民
族再一次面临被分裂的危机,一小撮心怀叵测的人要将宝岛台湾从祖国版图中割裂
出去,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此时,该是我们海外华人进行第三次大团结的时候了!”
他真诚表明心志:“为了反‘独’促统,为了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甘愿
牺牲一切,甚至个人生命”。”程君复抓紧分分秒秒联络美国各地代表,酝酿加
强联系合作事宜。
2000年12月,以程君复为主席的全球反“独”促统联盟,在华盛顿中国和平统
一促进会等支持下,团结其他许多社团和人士,发起并成功主办第二届全球华侨华
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即第一次华盛顿大会。大会筹备期间程君复和夫人蔡文
珠女士每周驱车来回4个多小时和华盛顿和统会的同仁们一起筹划安排大会事宜。
2001年,第三次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东京举行。程君复与
时任旧金山湾区统促会会长池洪湖,芝加哥和统会会长的侯大正,滨州,华盛顿和
统会负责人及有关美国反独促统人士进一步沟通。筹备建立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
会联合会。
2001年10月14日,芝加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芝加哥
论坛”。程君复先生提议,为着紧密凝聚全美各地反“独”促统个人和团体,进一步加强
海外谋求中国和平统一的阵容,全美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联盟大会将于2002年8月举行。
2001年12月,全美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联盟大会筹备执行委员会在芝加哥成立,李惠
英任名誉主席,程君复任主席,侯大正任总干事,宗鹰任秘书长。程君复夫人蔡文
珠负责内外联络事务。
2002年8月10日至11日,全美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联盟大会在芝加哥举行,凸显
了“团结起来,促进中国和平统一,防止‘台独’危害海峡两岸,推动中美两国和世
界和平”主题。
全美反“独”促统志士仁人联合势在必然,全美各会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成立
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推选程君复为会长,李惠英(洛杉矶)为名誉会
长,池洪湖(旧金山)为理事长,侯大正(芝加哥)、卢代仁(滨州)、李哲夫
(华盛顿)等为常务副会长。
合纵,连横,众志成城力断“独”
“众人同心,其力断金”,“众会协力,其力断‘独’”。我们反复自问:是
团结少数人,还是凝聚更多人好?只团结见解相同的人,还是也联合意见相异的人?
意见相同者抱团,事情较为简单;求同存异而聚合,事情虽然复杂但真正聚力。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社团,化异求同,求同化异,形成浩
浩荡荡的洪流,才能肩负历史使命。大会凝聚了四个共识:一、实现中国和平统一,
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我们最庄重最根本
的共识。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
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全
面振兴,是我们天下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崇高目标和神圣使命。三、联合起来齐
心协力反“独”促统,是情势所需,是力量所在。这是我们最紧迫力行的共识。四、
我们身在美国,倍感重任在肩,在最关键的地方反“独”促统,无尚光荣又无比艰
巨,这是我们最深切务实的共识。这些共识是大同,也就是联合会一以贯之的宗旨。
大会凝聚和表达了美国华侨华人的崇高心志:“我们深信:浪涛千卷的海峡,隔不
开两岸山水相通,人为政治的刀刃,割不断同胞血脉相连。大陆、台湾、港澳,都
是中国大家庭组成部分,大陆人、台湾人、港澳人、海外华侨华人,都是中华民族
大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应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和框架中,发挥众人智慧,灵活
探讨,以实现统一目标。凡我华夏儿女绝不容忍坚不允许任何‘台独’言论和行径,
都将义正词严予以谴责和声讨,并将更团结奋起反对和制止‘台独’野心图谋。”
要而言之,就是合纵连横。合纵者,各地各个统促会,化小异求大同,拧成一
股绳,聚成一股力。连横者,广结善缘,团结联合更多存异的人和会。连横难于合
纵。李登辉、陈水扁自作聪明,愚蠢可笑,引发传统侨社震荡、侨领分化。统促会、
反“独”促统志士仁人,与这些社团、侨领之间有不小甚至颇大歧异,在当时特殊
条件下却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分裂中国”的基
点上有了空前大同。时势造就并增强了与传统侨社团结联合的可能,两种不同的连
横因而形成。其一是融合式。与传统侨社侨领融为一体。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
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融合新侨团侨领和传统侨社侨领。在美洲传统
侨社掀起反“台独”、促统一高潮之际,又进而促成各地统促会建立和美洲统促总
会成立。其后,从华盛顿、芝加哥、费城以至休斯敦,各地许多统促会也在不同程
度上扩展而融合传统侨社人士。其二是联手式。邀请会外传统侨社侨领参与活动或
共同主办活动。芝加哥大会邀请了美洲中华会馆联谊会黄金泉秘书长、美国安良工
商会伍健生总理与美国洪门致公堂、协胜工商会等侨领出席,突破了“汉界楚河”,
开创了统促会与传统侨社并肩“反‘台独’促统一”的新局面。李惠英在洛杉矶邀
请黄金泉出席大会,当即举行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消息。台湾当局为之惊慌,驻美
的主要“官员”亲自飞到芝加哥“拦截”、“救火”,还发动当地一些侨团、人士
劝阻。私下交谈,宴请叙谈,花样百出,但都是徒劳,黄金泉、伍健生等大义凛然。
“我说话算数。答应出席就一定出席。反‘台独’分裂,炎黄子孙人人有责”。他
们在大会上公开谴责、批驳陈水扁所谓海峡两岸“一边一国”以及“台独”、“公投”
的狂妄言行。至今,他们与联合会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与合作。
自健,自强,继往开来向坦途
顺境中有逆境,阳关大道中有坎坷曲折。正当联合会宏图大展之时,意想不到
的“危机”骤然而至,主要负责人李惠英、程君复、李哲夫、侯大正先后相继病逝。
一时间真如大厦将倾。幸好理事长池洪湖挺身而出,撑持大局,芝加哥、华盛
顿、费城等几位年富力强的会长也接力而起。
痛定思通,危定思危。新栋梁群体固然重要,更其重要的是,要健全联合会运
作机制。没有健全的章程和领导体制,联合会难免还是个弱势团体,缺乏持续力和
恒动性。自强,首先要自健,自健,需要建制、健制。在代行会长职责的池洪湖理
事长带领下,经过广泛议论,提出了章程修改方案,特别确立了“共同会长”、
“执行会长”的新体制。2006年10月在芝加哥的联合会年会上经池洪湖会长推荐,
全体理事无记名投票选举华盛顿和统会会长吴惠秋为联合会理事长。几个已经或者
有能力承办年会的会员团体的会长或其他主要领导人担任共同会长,每年成功承办
年会的会员团体会长或指定的其他主要领导人担任执行会长。为减少人事选举的复
杂性,简化结构,提高联合会运作效率,2008年吴惠秋理事长提出不设理事长和加
强联合会秘书处工作的动议,得到了全体团体会员的支持。事实证明从2008年实行
该体制以来,联合会运作更加顺畅,成效显著。以集体领导弥补强势领导空缺。实
行以来,逐渐获得新共识、新效应。联合会成立初衷,就是在统合之下保留各会独
立性、自主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会员团体积极性、创造性。新制建立和健全,
不啻是良性竞赛,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2006芝加哥年会,为联合会制定新章程、建立新机制,成为联合会新的历史转
折点,为2007年首次组团入岛、访问北京创造了良好条件。2007华盛顿年会主办
“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周志怀,郭震远,葛莱伊等中国和美国
主流学界直接对话交锋,与反独促统人士互动。使包括美国各界在内的国际社会进一步
认清“台独”分裂活动危害性,增加对中国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2008费城
年会,提升“反‘台独’反分裂”共识和行动,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
2009休斯顿年会,休斯顿市市长特意命名“中国和平发展日”。这是两岸关系在
“九二共识”基础上迈进和平发展阶段的一次重要活动,加深与美国主流政界交往。
2010旧金山年会,是联合会又一次突出的团结大会。两岸学者就和平发展主题深入
探讨对话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在联合会活动中首次从台湾主题扩展延伸到新疆等话
题,加深与传统侨团对话交流,为深入岛内基层赈灾和交流奠定基础。2011华盛顿
年会,是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第二次华盛顿大会,提供一个全球全美统
促会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华盛顿大会,是对走过十年途程的联合会一次“大考”。
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联合会已经成长成熟,足以担当大任。联合会的共同会长组
织机构和常态化的年会轮值体制为各团体会员提供了英国相互尊重,协商交流,联
合开展活动的一个健康和长远的运作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每年由一个会承办联合会的主要活动,发
挥了各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01年9月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各方协商,决定以全美联合会年会为
平台,召开当时唯一在同一城市召开的第二次既全球第11届“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
大会”,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主题,并分设了5个大会分论坛进行研讨。近
600位两岸三地,海外促统会代表出席了大会。配合第11届全球大会联合会各团体
会员单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承办2011年年会既全球大会的华盛顿中国和
平统一促进会,集中力量办好以“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
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全球大会。
时年,休斯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25个社团,成功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论坛。
沟通两岸、连接多方,尤其是向美国主流社会揭示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展示当前两
岸和平发展的影响,出版《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文集》。休斯敦市长宣布当日为休
斯敦“辛亥革命日”。芝加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新任会长吴灏带领下,与大芝
加哥华联会共同主办纪念活动,参加了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游行,联合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书画、图片和邮票大展,联合举办了“大芝加哥地区
华侨华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活动”。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纪念
日之际,旧金山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在当年孙中山誓师出发为革命奔走呼号之地,举
行悼念仪式。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会长、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顾问
池洪湖等致词。4月,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借庆祝该会成立十周年之机,举行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晚会。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
进会、美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三会联合主办,北加州华人文化体育协会承办《辛
亥百年 迈向统一》大型影视音乐文艺晚会。宾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大费城中国
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主办了“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由资深反“独”促
统人士花俊雄领导的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图片展─
─“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展”。美华友好促统会发表多篇纪念辛亥革
命100周年的文章。
入岛,“登陆”,和平发展齐架桥
联合会成立伊始就确定要充当沟通海峡两岸的桥梁。程君复把“入岛”(访问台
湾)与“登陆”(访问中国大陆)列入重要日程。2003年1月3日至9日,他率领全美中
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代表团首次到访北京。钱其琛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
代表团。
2007年5月,执行会长王永高带领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代表团访问台
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见代表团。其后与联合会理事长吴惠秋等一起访问北京与各方
进行交流。
2011年5月,伍柱钧执行会长率领代表团,先访台湾后访北京。本着对高雄市甲
仙乡小林村受灾小学孩子们的关爱,捐资建校,深入岛内,深入南部。代表团在台
北拜会了台湾新同盟会,许历农将军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拜会了台湾统一联盟纪
欣主席和前主席、中华基金会主席王津平;拜会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入岛也好,“登陆”也好,都是为两岸和平发展架桥。随着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的趋势,联合会也将日益增强和发挥这种桥梁作用。
尺长,寸短,十方世界是全身
正如《楚辞•卜居》所云,“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实行共同会长制和执行会长轮换制以来,很多会长和致力中国和平统一的人士深深
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如何增强联合会机制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处理好长短互补,
人尽其才,会尽其力。
与台湾岛内沟通,美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以
台湾同胞为主的会,优势更大,可做更好发挥。美国传统侨社与台湾岛内有千丝万
缕联系,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芝加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宾州中国和平
统一促进会等与传统侨社关系密切、合作良好,无疑有更好条件继往开来。中国统
一、两岸关系纯属中国内政,但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介入较深,沟通美国主流社会
是联合会一以贯之的重要任务。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休斯敦中国和平统一
促进会、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在这方面优势显然,空间更大。
机制的生命力,还在处理好共同会长与执行会长的关系。联合会要在集中共同
会长、常务理事会的智慧和力量基础上,充分发挥执行会长的作用。执行会长宜于
尊重共同会长和常务理事会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诗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古
人尚且深明此理。我们从事当今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两岸和平发展的志士仁人,更
应深明而持行。
(全美和统会联合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的各届负责人资料请联系联合会秘书处索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