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田
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愈发趋向现实利益考量。乌克兰战争 进入第三个年头,这场冲突的走向已愈发清晰──乌克兰正陷入难以逆转的败局。 西方援助逐步枯竭,俄军在战场上持续推进,乌克兰经济崩溃、人口锐减,整个国 家被战争拖入深渊。与此同时,世界的目光开始转向东亚,许多人担忧:当乌克兰 被西方耗尽利用后,台湾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棋子”,被推向另一场代理人战争? 在战争初期,西方承诺的“无限援助”让乌克兰充满信心,但现实远比承诺残酷。 2024年,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大幅缩水,当时的拜登政府受国内政治掣 肘,难以继续拨款,而欧洲各国因经济衰退和能源危机逐步削减支持。兵员短缺成 为乌克兰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前线伤亡惨重,政府不得不降低征兵标准,强制征召 年长公民和未经军事训练的年轻人。然而,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不仅未能扭转战局, 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大量适龄男性逃往海外,他们宁愿在异国从事非法劳 工,也不愿冒险上战场。乌克兰的战略目标已彻底破灭。泽连斯基政府原本寄望依 靠西方援助击败俄罗斯,甚至收复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如今却连保住现有领土都愈 发困难。俄军在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等地稳步推进,乌克兰甚至不得不考虑是否 要放弃哈尔科夫等关键城市。战争的性质,已从“抵抗侵略”演变为“如何尽可能 减少损失”。 乌克兰的失败,暴露了西方“盟友承诺”的实际效力。从阿富汗到乌克兰,西方国 家一再承诺全力支持盟友,但一旦局势恶化,最终被抛弃的往往是盟友,而西方自 身毫发无损。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这个模式会不会在台湾重演?2024年, 赖清德上台后,欧美持续向台湾输送军火,甚至计划在岛内部署更多军事设施,意 图将台湾变成前线堡垒,以拖延可能爆发的冲突。然而,乌克兰的经验表明,武装 一个地区并不意味着保护它,反而可能只是让它成为更好的“消耗品”。 表面上看,台湾和乌克兰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面临更强大的对手,都依赖美国及 其盟友的支持。然而,从地缘政治和战略环境来看,台湾的处境可能比乌克兰更危 险。首先,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比乌克兰更容易被封锁。乌克兰至少还有西部 边界可获得外部支援,而台湾四面环海,一旦大陆实施封锁,美国及其盟友想要输 送物资或军队,难度远超乌克兰。其次,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尽 管《台湾关系法》承诺支持台湾,但并未明确保证军事介入,而是保持“战略模糊”。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已表明不会直接与俄罗斯交战,只愿提供武器援助。那么, 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国是否真的会派兵?还是像对待乌克兰一样,仅提供武器, 让台湾承担主要战争代价? 台湾内部的社会状况也不容乐观。乌克兰至少在战争初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 而台湾内部却存在严重分裂。一部分人坚定支持“台独”,另一部分希望维持现状, 而更多人则主张与大陆和平统一。一旦发生战争,台湾社会能否团结抵抗,还是会 迅速陷入混乱?华盛顿的战略似乎正在复制其在乌克兰的做法:不断向台湾输送武 器、加强军事合作、在舆论上塑造“大陆即将入侵”的紧张氛围,试图让台湾成为 亚太地区对抗中国的前线。然而,乌克兰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台 湾陷入更危险的境地。美国的目标并非保护台湾,而是拖延冲突,使中国陷入高成 本的消耗战。换句话说,台湾的价值在于“成为棋子”,而不是“成为胜利者”。 这与乌克兰的处境如出一辙──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而乌 克兰自身却深陷毁灭性战争泥潭。如果台湾成为“乌克兰2.0”,最终的结局恐怕不 会比乌克兰好多少。 台湾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盟国的承诺并无绝对保障。依赖外部势力对抗中国是极其 危险的,台湾需要寻找一条与大陆共存、避免冲突的道路,而不是盲目依赖外部干 预。其次,台湾应主动推动与大陆的沟通与谈判,而非一味挑衅。军事对抗不是台 湾的最佳选择,相反,寻求经济合作、降低政治对立,才是维护台海和平的长久之 计。最后,台湾社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外部势力的操控下被推向战争边缘。 乌克兰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当一个地区的未来被外部 势力所决定,它的命运往往不会太好。乌克兰战争的结局已逐渐明朗,而台湾的未 来仍充满变数。如何避免重蹈乌克兰的覆辙,是台湾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关键问题在于,台湾能否从乌克兰的悲剧中吸取教训,找到一条自主、和平的道路, 而非成为被西方抛弃的“弃子”?还是说,它会重蹈覆辙,走向一场难以挽回的灾 难?这不仅是台湾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需要认真思考的 现实。 作者: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