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田
日前,笔者注意到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2024年“双十节”讲话中所表达的言辞, 显然是在刻意加剧两岸的紧张局势,并对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台海问题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赖清德的言论不仅带来了台湾民众的不安, 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赖清德是民进党重要的政治人物,近年来他逐渐成为该党的核心领袖之一。民进党 自成立以来,始终持有较为激进的“台独”立场,赖清德最为突出。他的政治立场 长期以对中国大陆保持对抗性态度为核心,强调“台湾独立”与“民主自由”的标 签。在2024年 “双十节” 讲话中,赖清德再次重申了台湾所谓的 “主权” 与 “自治” ,并且通过宣扬 “台湾的民主” 与 “自由价值观” 来加强与中国大陆 的对立情绪。 赖清德选择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发表这样尖锐的言论,无疑是在挑战中国大陆对“一 中原则”的坚持与努力,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向更为紧张的方向发展,加剧了台海 局势的危机感。两岸关系自1949年以来经历了多次变迁,但始终围绕着 “一个中国” 的核心原则展开。尽管台湾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政权更迭、经济腾飞、以及 “民主化” 的政治进程,但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依旧承认并遵循 “一个中国” 的原则,这意味着他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而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也明确表示 “台独” 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1992年,海峡两岸通过了两岸民众都可以接受的 “九二共识”,这一共识明确了两 岸都坚持 “一个中国” 的立场。但民进党自上台以来,拒绝承认 “九二共识” ,这使得两岸关系开始恶化。赖清德在此次 “双十节” 讲话中,进一步强化了台 湾与中国大陆的对抗情绪,将 “台独” 议题推向了新的高度,直接否定了多年来 两岸通过谈判与互动所取得的共识。 赖清德的讲话无疑进一步撕裂了两岸关系。在两岸关系中,和平与发展的核心在于 相互尊重与对话。然而,赖清德此次讲话所传递的信息却是完全对立的。以对抗为 基调的讲话,不仅无法缓和两岸矛盾,反而将台湾推向了更为危险的境地。中国大 陆方面明确表示,不会容忍“台独”分裂活动,一旦赖清德推动的政策走向“台独”, 大陆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两岸关系的破裂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后果。首先是台海军事紧张局势的升级。近年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演习频繁,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赖清德讲 话中暗示的“独立”立场,可能促使中国大陆采取更为强硬的军事手段。任何军事 冲突都将对台湾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波及整个亚太地区,甚至可能 引发全球经济市场的动荡。 其次是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虽然外部势力及利益集团国家对台湾提供了一定程度 的支持,但这些国家在关键时刻是否会直接干预台海冲突尚不明朗。赖清德的讲话 可能误导台湾民众,以为有了外部力量的支持就可以无视大陆的底线。然而,在全 球政治博弈中,台湾终究是一个棋子,而非棋局的主导者。一旦冲突爆发,台湾可 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失去以和平方式维持现状的机会。 赖清德的讲话不仅加剧了两岸的紧张局势,更对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严重 破坏。台海作为全球最为敏感的海域之一,其稳定与安全关乎世界经济的命脉。台 湾是全球半导体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供应链影响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一旦台海 冲突爆发,全球供应链将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领域将面临巨大的不确 定性。 此外,台海冲突的爆发还可能引发区域内的连锁反应,涉及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 菲律宾等。亚太地区一直以来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赖清德的讲话却无视这一地 区的和平与稳定,将台湾推向冲突的边缘,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无法预估的灾难。 在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缓和局势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对话与合作,而非通过挑衅 和对抗。赖清德的讲话无疑是向着对抗的方向迈出了危险的一步,台湾当局应重新 审视其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寻求更为理性与务实的解决之道。维持台海和平不仅是 两岸民众的共同期望,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 赖清德在“双十节”讲话中通过激烈的言辞挑起两岸对立,无疑对台海地区的和平 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两岸问题是一个复杂且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单凭某 一方的单方面挑衅与对抗无法解决。唯有通过和平对话,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才 能为台海两岸人民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未来。赖清德当局若一意孤行,未来的台 海局势恐将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而台湾社会的未来也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作者: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