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抛出“祖国论”,所为何来?

唐永红



	
  赖清德10月5日在“双十”晚会上抛出所谓的“祖国论”。他宣称“就年纪来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反倒是“中华民国”可
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五岁以上民众的祖国”,“如果有人要祝贺中华人民共和
国生日快乐,切勿用祖国两字”。他说“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落地生根已七十五
年,“不必再去谈论这层关系”。赖清德的“祖国论”在岛内社会引发争论,也引
起大陆方面的关注与批驳。问题是赖清德为何选在10月1日与10日之间这个敏感时间
点并在台湾立法机构操办的所谓“国庆”晚会上抛出这个引发争议的言论,又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

  众所周知,赖清德及民进党在两岸关系性质定位上向来顽固坚持“一边一国”
“一中一台”,在两岸关系发展取向上推动“台独”分裂,企图实现其所谓的“国
家正常化”,即“台独”分裂企图。为此,赖清德及民进党一直在试图从领土、主
权、治权、文化、语言、种族、历史、法理等方方面面切割两岸之间的联系。事实
上,赖清德这次在敏感期间抛出所谓的“祖国论”,自有其动机与目的,对大陆方
面推进国家统一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是基于两岸节日不同,赖清德选在敏感时间点抛出“祖国论”,进一步从台
湾民众习以为常的、易于体认的生活面切割两岸历史联结,宣扬其所谓互不棣属的
“两国论”。基于两岸节日不同,从民众生活层面切入的论述,是较有欺骗性的和
穿透力的。特别是那些不明了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不甚了解两岸历史与两岸关系的
年轻世代,更易于被蒙骗而信以为真。

  二是基于台湾普通民众的无知,赖清德在敏感时间点抛出“祖国论”,把政府
与国家(祖国)混为一谈,偷换概念,混肴是非,进一步解构、弱化台湾民众对两岸
同属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进一步解构、弱化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
认同,也可让台湾民众特别是所谓“天然独”的年轻世代更加拒绝大陆方面提出的
“一国两制”,进而进一步抗拒两岸统一、追求“台独”分裂。

  三是在蓝营人士韩国瑜担任领导人的立法机构操办的“双十”晚会上,赖清德
选在特殊场合、敏感时间点抛出“祖国论”,也是针对以国民党为首的岛内蓝营政
治势力、蓝营民众特别是统派所坚持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进行的刻意羞辱与敲
打,进一步挑起人数更多的绿营民众、力量更强的绿营政治势力对蓝营民众、蓝营
政治势力及统派的矛盾与攻击,以提升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的民意支持率。

  四是鉴于当前岛内多数民众在所谓“国名”上较为认同所谓“中华民国”,因
而不利于以“台湾”名义推进所谓“国家正常化”并实现其“台独”执念;也鉴于联
合国2758号决议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当前不易撼动,若继续以“台湾”名义
其实不利于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并进入主流国际社会,赖清德因此在敏感时间点抛出
“祖国论”,转而试图用“中华民国”名义来诉求台湾民众及国际社会,企图利用
“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以借壳上市的方式来推进“台独”分裂企图,以便较易获得
更多台湾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以及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作者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