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2月成功访问中国,并于当月27日成功签署了中美两国联合公报
即《上海公报》,由此两国关系转向正常化,为1979年两国的正式建交创造了条件。
《上海公报》和以后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两个
世界大国间的庄重承诺,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
进会联合会于2023年2月23日晚主办了纪念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51周年视
频纪念座谈会,邀请知名政治评论家,作家张文基教授为主讲人,和海外侨胞共同
探讨尼克松访华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座谈会由全美联合会执行会长,纽约和统会会
长焦圣安主持。

鉴于美国不断地对中国的打压和持续打“台湾牌”,中美关系呈现十分严峻的低谷
状态。张教授以“如何建立新的美中关系?美国精英需要学习尼克松的智慧”为题
主讲和解析《上海公报》和当前两国关系。希望对当前的两国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
轨道探索途径。
张教授表示中美关系的磕磕碰碰其实由来已久,不是一个新的议题。但是随着中国
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影响日益上升,遏制中国崛起,变着花样打“台湾牌”已经成为
华府精英的“政治正确”。这是两国关系紧张的根源。
51年前尼克松用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克服了重重阻扰和反对,使两个原来政治和意
识形态十分对立的大国握手,为后来两国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最为敏感的台
湾问题上尼克松提出了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的结论。承诺了从台湾撤出全部美
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在实质上认可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
基础,使十分棘手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不能不说是一种高超的政治艺术。当前
华盛顿的精英们应该领会尼克松的政治智慧,应该在现实的两国关系中将单边挑衅
转化为合作和共赢。“上海公报”的历史地位是有着十分严肃的法律基础的,两国
间的“三个联合公报”是两国关系的基础的基础,不能置之不顾,更不能挂羊头卖
狗肉。我们期待两国关系能早日柳暗花明,早日走向正轨。
在和听众的互动中,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当前和走向,
以及对海外侨胞的影响。大家认为海外侨胞应该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桥梁和促进
派。要防止因为一些政治人物的民粹宣传产生两国民众民意上的对抗。
一些听众对目前的中美两国关系改善并不看好,但认为长期看还是乐观的,终究毫
无节制地打压对方会造成自身的反噬,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着足够的定力发展自
己,处理好两国关系。与会者认为应该多发挥民间和智库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努力
为两国关系的转化为良性发展,健康发展而努力。
(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供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