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两制台湾方案」
在中共二十大前后的最新发展

纪欣




纪欣博士2006年11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一国两制在台湾”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2006年11月,我初次与华府和统会接触,是《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在华府国会
图书馆举行的新书发表会上,当时我就被各位的爱国情操所感动。尤其,当年的圣
诞节前夕,贵会买了500多本书,亲自送到每一位联邦参众议员的办公室,以实际行
动支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令人敬佩。16年后的今天,除了再次谢谢你们外,
也想在此与各位分享中共十八大到二十大对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最新发展。

2006年11月华盛顿和统会向美国国会议员送圣诞礼贺节。
在台湾出生、长大的我,1979年在美国留学时受邀到大陆参访,当时就立志「要在 有生之年看到中国富强、两岸统一」。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我回台定居,从事 过社会运动,担任过国大代表,参与了第四至第七次修宪,亲身体会到台湾领导人 多存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心态,拒绝「平等协商、共议统一」,而台湾民 众因不了解大陆的体制,担心统一后无法保有已习惯的生活方式及制度,也不支持 统一。我因此希望台湾人能了解「一国两制」的缘由及内涵,从而认识「一国两制」 其实就是维持现状的最佳方式。这是我2003年开始撰写《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动机。 令人遗憾的是,2003年后,台湾虽经两次政党轮替,「一国两制」却始终遭到不分 蓝绿的政党、政治人物污蔑,尤其,2016年后民进党当局甘为美国「以台制华」的 棋子、「倚美谋独」,2019年后更借着香港爆发「反修例」风波,唱衰「一国两制」 在香港的实践。不过,尽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严峻,「一国两制」内涵在中共十八 大后更加具体化、与时俱进了。 壹、「一国两制」在十八大后更加丰富、具体化 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统派代表时说,「『一国两制』在台湾的 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 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这「三个充分」扼要精准地体现了「一国两制」 的核心意涵。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国是根,根深才 能茂荣;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才能 正确处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这段话完全适用于同样因历史遗留问题, 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台湾。 2019年1月2日,习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周年的纪念会上,宣示「祖国必 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也首度提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他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 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状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 「制度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 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 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他倡议两岸各 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开展民主协商。由于该讲话等于宣示了推动两岸统一 的历史进程将实质启动,引起民进党当局的恐慌,蔡英文加大力道污蔑「一国两制」, 甚至说「反对一国两制」是台湾社会的共识,并由陆委会严禁政党或个人与大陆探 讨「两制台湾方案」。 尽管「一国两制」在台湾继续遭到污名化,甚至成为禁忌话题,但「一国两制」的 论述及构想愈来愈清晰丰富,2022年中共二十大前后更有突破性的发展,值得我们 高度关注。 贰、2022年的最新发展 一、习主席香港回归25周年讲话 2022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25周年讲话中强调:「一国两制」符合国家、 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 须长期坚持。他又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25年的实践留下四点宝贵经验及启示。 第一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也就是港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港澳同胞必须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制度。第二,落实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才能够把特区治理 好。第三,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把香港管治权掌握在爱国者的手中,才能保 证香港长治久安。第四,香港的根本利益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央政府完 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 综上可知,「两制台湾方案」须有几个特点:(1)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的前提下,台湾可享有高度自治权,中央则有全面管治权;(2)统一后必须由「爱国 者治台」;(3)中央政府会支持台湾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 二、发布第三份对台白皮书 2022年8月10日,国台办与国新办联合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统一事业》白皮书, 分别从五个部分论述统一的构想与具体作法。与前两份白皮书相比,第三份白皮书 不仅从「反独」推进到「促统」,并且勾画出「统一后」的基本架构,表达了中共 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实现国家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其中「一国两制」出现次数达15次 之多。 第五部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有三个重点,一是统一对台湾人民有实 质的好处,包括可运用大陆的广阔市场、「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二是台 湾能拥有一定的国际空间,且能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三是统一有利于区域和平稳 定发展,不会损及任何国家、任何人的既有利益。由于白皮书未提及「不会派驻军 队和行政官员驻台」,引起台湾社会普遍关注,但也凸显「两制」内涵会依台湾政 治局势及两岸关系发展与时俱进,为的是确保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 此外,白皮书再度呼吁两岸开展民主协商,强调「两岸协商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 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并期许两岸各政党、社会各界积极探索「两制台湾 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三、中共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政治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到「解决台湾问题、实 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 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共首次将对 台总体方略写入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显示解决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共的三大历史任 务之一,也是新时代的重点工作,未来必将有更多、更具体的对台政策出台。 报告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 来决定」,以及「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是继十六大报告后首次重申 「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显示中共今后会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 整,主要是针对外来势力和「台独」分裂份子。 报告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 中华民族最有利,也指出「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 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 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这段话高度肯定并愿支持岛内的爱国统一力量,也有 期许统一后将由「爱国者治台」之意。 四、中共通过党章修正案 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闭幕会上通过中共党章修正案决议,涉台部分加入「全面准 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内容。 大会并称,充实这些内容,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推进祖国统一。 对此次修正条文,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写入党章,显示「一国两制」对推进祖国统一将 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而将其与「反对和遏制『台独』」并列,则显示中共深刻体 会到,若仅反对和遏制「台独」而不积极促统,恐将使两岸分隔的现状固定化、持 久化;唯有积极促统,才能有效反「独」,促统就必须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 其次,我以为采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八个字,而非其简称─「一国两制」, 有两层意义。 第一是凸显台湾,与香港、澳门一样,和大陆同属一个国家。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倡 议使用「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来表述两岸之间的关系。理由如下:(1)马英九虽承 认「九二共识」,但八年任内每次提及「九二共识」,总强调「一中各表」,又称 「一中是中华民国」,使「一中」在台湾被淡化、异化了。更有民进党人提出「一 中一台」。采用「两岸一国」表述,可有效避免这些问题。(2)美国政府一面称坚守 「一中政策」未变,一面通过各种法案强化对台关系,包括正在参众两院审议的 「台湾政策法」,拜登本人甚至四度称「会协防台湾」,导致不少号称坚守「一中 原则」的中国的邦交国也跟着美国起哄,要求大陆「不得片面改变台海现状」。 若多强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应可提醒西方国家「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任何不当介入都将违反「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准则,也可杜绝台湾人妄想把 外部势力当作「拒统」的靠山。 第二是凸显一国之内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制度并存。邓小平先生1984年6月在〈谈「一 个国家,两种制度」〉(选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就指出:「我们 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 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港澳台三地, 因历史因素,可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在特别行政区内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 生活方式,但这并不表示未来在台湾实行的制度,要与在港、澳已实践20多年的制 度一样,更何况香港与澳门的制度也不一样。 此道理浅显易懂,但就是有西方学者,例如曾在柯林顿时代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 务卿谢淑丽(Susan L. Shirk),公开建议,大陆应将「一国两制」改名为「一国三 制」,以凸显台湾的「两制」实践会与港澳不一样。我希望中共这次党章采用「一 个国家,两种制度」八个字,可为不了解「一国两制」缘由及内涵者解惑,也杜绝 有心人士继续混淆视听。 参、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 「两制台湾方案」的设计涉及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应及早由两岸学者专家及各 界代表性人士研讨探索。尤其,中美及两岸关系均日趋严峻复杂,不能排除统一随 时到来的可能性,我们应未雨绸缪、加紧准备,也可借此争取台湾民心。以下我简 单谈一下在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一,应遵循习近平多次提出的「三个充分」。第一「要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 是要针对台湾有别于港澳的历史背景、现实因素、「主体性诉求」等,设计出有别 于港澳方案的台湾方案。第二「要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表示「两制 台湾方案」必须是经过两岸共同研讨形成的共识性方案。第三「是要充分照顾到台 湾同胞利益的安排」,统一后,除个人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可得到充 分保障,还可以「真正当家作主,永保太平,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 更加和谐,民生更加改善,在国际上更加安全,更有尊严」。 第二,统一后,必须确保中央在台湾地区得以行使主权、确保国家的整体安全、确 保两岸双方的发展利益,这三者缺一不可。政学界必须在确保这一原则的前提下, 来研究和设计台湾的高度自治权。 第三,「两制」内容须与时俱进。大陆曾在「叶九条」、「邓六条」、「钱七条」 等对台湾释出诸多善意的承诺,但台湾从未回应,而如今不论是台湾的政治生态或 国际环境均发生巨变,加上香港「一国两制」实践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三、四十年前的承诺虽仍有高度参考价值,但不能全部照搬照用。原则上,台湾应 保有自己的行政及立法机构,保留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法律,保有自己的货币政策、 自行管理财政事务,保留及改善台湾现行的劳健保等福利措施。第三份白皮书未提 「不派官员、不驻军」,显然是为确保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所做出的调整。 第四,应当禁止违背「一国两制」的主张。政党政治、普选制度在台湾行之多年, 应予以保留,但任何政党不得在党章中宣扬分离主义,违背「一国两制」,任何竞 选文宣及政见不得有分裂及仇中主张,各级官员及民意代表不得发表破坏「一国两 制」的言论。 第五,重编历史教科书、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台湾国族认同问题不亚于香港,两岸 应及早共用史料、共写史书,特别是包括台湾史在内的中国近代史,以恢复正确史 观。从香港经验可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未来在台湾可从弘扬中华文化 开始做起。 第六,统一后要由爱国者治台。邓小平在1984年就提出「港人治港的标准必须是爱 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 国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该标准简单明确,我相信只要 认真发掘、培养,一定可以找到不少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支持统一及「一国两制」, 且学有专长、人品端正的「爱国爱台者」。 肆、结语 最后,在祖国大陆加速促成两岸共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同时,应加强对台宣 导「两岸一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也应设法让台湾民众了解「统一不是被吃掉」, 而是结束政治对立。近期俄乌战争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惨烈情景,已让台湾民众对台 海兵凶战危感到忧心,也因此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要求当局与大陆开启对话,改善两 岸关系。 民气可用。尽管民进党当局短期间不会愿意在「一中」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大陆可 先邀请主张统一的政党及各界人士,与大陆对口单位开展民主协商,激起台湾社会 对「两制台湾方案」的讨论热潮。平实而论,当台湾民众知道统一是大势所趋,无 可回避时,最关心的一定是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及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因此,早 日促成两岸共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正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哨战。 (中评社特约作者纪欣,《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