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良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使命之一,也是中国 人民的共同愿望。70年来,大陆各项对台政策的中心目标都是为了推动两岸关系朝 着统一的方向前进。这个目标始终坚定不移,不会因为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的跌宕 起伏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大陆要维护战略机遇期而调整。当前,两岸形势和国际格 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四五”期间,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另 一方面要着手探索统一后的台湾治理问题。 一、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形势正在快速形成 近几年,美国开始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上台后,采取各种手段来 干扰中国的发展进程,包括贸易问题、香港问题、新疆问题、台湾问题,等等。经 过特朗普四年的极限施压,中国大陆不仅没有被压垮,没有被“脱钩”,反而更加 强大,更加深刻地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RCEP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 区开始形成,接下来中国积极准备加入CPTPP。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加速向东方移动。 经济格局的变化必然带来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并推动“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十四五”期间,中国大陆经济和社会都将实现新的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华民族将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所有这些成就都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统一的动力,祖国统一的条件会更 加成熟,能力更加充足。 二、“十四五”期间应探索统一后的台湾治理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经明确提 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这其中就包含了祖国统一后台湾地区 的治理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台湾治理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要积极推动融合发展,为统一后的台湾治理累积经验。在“十四五”期间, 我们将“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我们将 “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我们在推进这些 工作的同时,要有长远目标和大局观念,深刻认识到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为 统一后的台湾治理累积制度资源和工作经验的过程。 二是重视融合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溢出效应,为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共同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是两岸的重要脐带,是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的重要支点。 所以中共中央对“十四五”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所以,我 们要探索经济融合向社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两岸社会和 文化融合,共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共同的集体记忆。 三是要考虑统一后台湾的制度安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 表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这应该作为“十四五”期间 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积极吸取港澳的经验教训,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台湾 实际情况,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台湾治理方案。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 前“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的现实,认真考虑非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情况下的台湾 治理问题,包括基本制度框架、台湾政治体制改造、规范台湾政党政治等等。 三、和平统一还是非和平统一,球在台湾一边 大陆对台政策,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两条:第一,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这里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第二,希望和平统一,但不排除武力统一。通过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最符合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方式。但 是如果台湾一味勾结外部反华势力,图谋分裂国家,拒绝两岸和平统一,那么大陆 只好通过非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 近年以来,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不断污名化“一国两制”,塑造民众的 “反中拒统”情绪。特别是蔡英文连任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这种 局面继续下去,只会让大陆加紧武力统一准备。所以,两岸最后是和平统一,还是 武力统一,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怎么做,在于台湾民众怎么选择。在这里,我们也必 须告诉台湾各界,两种不同的统一方式,不仅过程完全不一样,统一后的台湾治理 也完全不一样。 本文源于“中评网” http://www.CRNTT.com 2021-01-03 00:11:38 |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