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俊雄
一、导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为了促进和平、 繁荣与人权,联合国提供了一个虽不完美,但却是首屈一指的全球论坛。纵观当今世 界上的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要说最具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还是非联合 国莫属。 二、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确立与提升 1、第一阶段,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前,新中国跟 联合国基本上是对立的。原因就在于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了朝鲜战争,而中国 派出了人民志愿军援助了朝鲜人民军。最终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时候,美国也是以 联合国军的名义签的,所以当时的中国跟联合国实际上属于对立阵营。1971年,恢 复合法席位以后,中国跟联合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作为联合国的51个创始国之一、 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事务。但是,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 段时间,中国的参与并不积极,表决的时候只要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的,中国基本 上就不参加投票。当时的中国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实力并不能与这 一地位相匹配,各国虽然重视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但事实上并不打心眼里尊重中 国,很多情况下,并不会与中国展开事先磋商。因此,中国对实质性的东西参与得 并不多。 2、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开始增加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度。鉴 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1979年以后,中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降低了缴纳联合国会 费的比重。中国在联合国缴纳会费的比重一开始定得非常高,后来根据联合国的计 算办法,按GDP、人均收入等数据确立的会费分摊比额表来算,就由原先的4%降到了 不足1%。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接受了联合国的多边援助,包括直接和间 接援助,如派专家、搞项目、提供技术援助等,每年合计大约五千万美元。虽然现 在看来援助额度并不算太大,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却是不小的帮助。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更加积极了,主动与各 方进行磋商,逐渐在一些问题上表明自己的立场,并提交公众文件或决议草案。1989年, 中国开始派军事观察员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90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 参与的事项范围逐步扩大到和平与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人权等各个方面,中国在联 合国的影响和地位也不断提高,并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作用。 4、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既有基础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深知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扮演 好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建设者角色,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和态 度。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 峰会。期间习近平出席了联大一般性辩论和联合国发展峰会并讲话,主持全球妇女 峰会和南南合作圆桌会议,出席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等重要活动,并同 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可以称为中国与联合国交往 的一个新突破、新起点,不仅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表明了中国对联合国 的重视程度有所加深。 三、提升对联合国的作用和影响 联合国的经费大多来自各会员国所缴纳的会费,其中最主要有两个预算,一个是经 常预算,另一个是维和预算。201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19-2021 年会费和维 和摊款比额决议,中国承担的联合国会费及维和摊款均将大幅增长,即承担12%的会 费、15.2%维和摊款,这使得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缴费国和维和摊款国。在联合国 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比其他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和还多。30年 来,中国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同时还为 联合国建立了一支8000人的维和待命部队。 毛泽东主席曾说:“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是靠广大的亚非拉尤其是非洲兄弟抬进联 合国的”,习近平主席庄严承诺,“中国这一票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有一 些决议草案是以77+1的名义提出来的,“77”即“七十七国集团”,是由发展中国 家组成的一个经济集团,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国家;“1”指的就是中国,世界 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决议草案,中国都在起草过程中积极参与,既扩大国家 影响,又可以团结壮大发展中国家阵营,在联合国舞台中放大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 音,推动通过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利益的决议。特别是在起草阶段,当发展中 国家跟发达国家就某些条款发生争议无法解决时,双方经常找中国进行协调,这从 一个侧面也突出了中国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特殊,责任也重大。一直以来,中国运用 自身在联合国的地位充分发挥着积极的影响,积极地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现在联合 国的所有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均离不开中国的 参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管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联合国内处理问题时都要考虑到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或与中国进行协商,这种影 响力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及 人心的凝聚力等基本条件,即源于中国当前的综合国力确实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 遍提高的大前提。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国力后,中国还须信守“中国无论发 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诺言,即便在如联合国等多边框架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如某些霸权国家那般对人颐指气使。 四、中国得道多助 中国亲、诚、惠、容的外交政策,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处世之道, 在联合国系统内广结善缘、得道多助。这从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有4个,包括国际 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及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均由中国人担任总干事,而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 美国、英国和法国均只领导一个专门机构,即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就可见一般。现在且让我们从FAO总干事是如何选出的看看中国是如何取 得这个优势的。 2019年6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以108票的高票结果选出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原中 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此次粮农组织总干事候选人共有3位:中国候选人屈冬 玉;格鲁吉亚候选人格鲁吉亚前农业部长基尔瓦利泽(David Kirvalidze);法国候 选人前法国农业及粮食部长杰斯黎恩-拉奈尔(Catherine Geslain-Laneele)。美 国支持基尔瓦利泽,法国等欧盟国家则自然支持杰斯黎恩-拉奈尔。可令美国大跌眼 镜的是,基尔瓦利泽最终仅获12票,远低于此前60票的预期,而杰斯黎恩-拉奈尔则 获得71票。 早在2019年1月,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文莫雷(Kevin Moley)就 扬言,要“尽一切手段打败中国籍候选人”,并将此“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6月18日,距离投票还有5天时,美国国务院向各国发出外交照会,鼓励各国投票 给基尔瓦利泽或杰斯黎恩-拉奈尔,就是别投给中国参选人。美国常驻粮农组织的代 表也专门发表了一个声明,称“新任总干事不应是用职位为国家谋利益的人”。在 投票前夕,美国国务院还特别举办盛大的酒会为基尔瓦利泽拉票。 屈冬玉的脱颖而出,象征着美国在国际组织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暴露出特 朗普政府“令人困惑与笨拙的外交”。有美国官员反思,内部意见不一、游说不力加 上与欧盟互不相让,导致美国“拱手送出”了选举,反映其在联合国影响力的下降。 中国的胜出,归根结柢还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靠自身硬”。最要紧的是候选人本 身的资历过硬。屈冬玉出身农民家庭,曾先后在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荷 兰瓦赫宁根大学就读,分别获得园艺学士学位、植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及农业与环 境科学博士学位。他长期致力于探寻如何保障全世界的粮食安全。他坚信,免于饥 饿是一项基本人权,而世界有能力在本世纪消除粮食不安全。在中国内陆最贫困的 省份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担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期间,他制定了旨在减少贫困、 防灾减灾、妇女赋权、推广乡村旅游和通过互学互助平台增进各民族团结的行动计 划。 除了屈冬玉个人的才学之外,他还有一个强大的靠山,那就是他的祖国。中国是一 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解决14亿人口的温饱被视为是取得粮食安全的巨大成就。中国是 最早参与粮农组织框架下南南合作的国家之一。自1998年以来,农业部代表中国政 府实施了21个南南合作项目,共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24个 国家派遣了1008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约占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 中国参与实施的南南合作项目对促进东道国的农业发展,解决当地粮食安全问题发 挥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开展南南合作。 粮农组织共有194个成员国,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共有11500名工作人员, 是联合国最大的机构。粮农组织是引领国际社会消除饥饿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对它 而言,来自中国的屈冬玉当然是不二人选,这也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员所认同的。 除此之外,最近英美等西方国家就香港问题及新疆问题对中国发起的攻击一一遭到 挫败,也见证了中国在联合国系统内得道多助。 10月6日,美国、英国、德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在75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审议人 权问题时,对中国通过香港《国家安全法》及新疆再教育职业培训营横加指责。中 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当场予以严厉驳斥,坚决反对并完全拒绝他们的不实指控。 近70个国家呼应中方立场,其中巴基斯坦代表55国就涉港问题作共同发言支持中国, 古巴代表45国就涉疆问题作共同发言支持中国,科威特代表3个阿拉伯国家作共同发 言支持中国,还有很多国家在国别发言中支持中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涉疆问 题上没有一个伊斯兰国家赞成西方国家的立场。 巴基斯坦的发言指出,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是《联合国宪章》重要原则,是国际 关系的基本准则。香港特区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外界不应 干涉。发言强调,支持中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 [一国两制] 。各国都有权通过 立法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制定和实施香港特区《国安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举 措,有利于 [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有利于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香港广大居民 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也可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 古巴的发言表明,坚定支持中国在新疆采取的反恐和去极端化举措。发言指出,各 方应通过建设性对话与合作促进与保护人权,坚决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双重 标准。赞赏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消除贫 困,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和保护人权。发言强调,赞赏地注意到中 国新疆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保障新疆各族人民人 权。新疆已连续三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在安宁稳定的环境中幸福地 工作生活。发言表示,中国坚持开放和透明,已邀请1000多名外交官,国际组织官 员,记者和宗教人士访问新疆,他们亲眼看到了新疆取得的巨大成就。注意到中国 已邀请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赫里亚(Michelle Bachelet Jeria)双方 正就此保持沟通。在涉疆问题上应尊重基本事实,而不应出于政治打击和偏见,对 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无理干涉。 张军强调,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战乱恐惧、没有颠沛流离,14亿 人民共享着安宁、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 各方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的努力,积极评价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 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双重标准,反对政治对抗。会场内形成了支持中国的强 大声势,再次挫败了美国等少数国家抹黑中国人权状况的图谋。 五、展望 在提高在联合国系统的影响力方面,中国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克服。其中联合国系 统雇员总体偏少,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联合国规定,联合国系统工作人员的名额 分配会参考会费比例。会费提高,意味着在联合国系统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名额将大 幅提升。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会费的第二大缴纳国,但中国籍雇员在联合国系统的比 例仅占不到2%,列第11位,居菲律宾、印度、俄罗斯等国之后,更不用提美、英、 法三国。以中国目前缴纳12%会费,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性与此很不匹配。这一空缺, 不仅会制约中国在联合国系统内影响力的提升,更会影响世界了解中国的想法。国 际组织领导人竞选问题所体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雇员人数。随 着中国国力日升,中国希望更积极地参与国际治理,向国际组织输送更多人才,符 合情理。 习近平曾就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相关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总体来看,经过这几年的 工作,中国不断向各国际组织输送人才,尤其在高层职位上已大有建树,在联合国 系统下属15个专门机构中出任领导人的已有4个。此外,中国在联合国总部、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法院等还出任副职等 高级职位。目前,中国在国际组织人才中的短板主要是中低层雇员偏少。因此,中 国今后向国际组织人才的输送,更为迫切的是中低层雇员,中国在对国际组织的人 力资源贡献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中国教育部和各相关大学担负着 刻不容缓的任务。脚踏实地做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逐步改善中国在各国际组织 中雇员偏少的局面。而对于高级职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竞选,在中国目前已经占优的 情况下,或许可以从缓,给其他国家留点余地以免遭到反弹更为明智。 |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