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分裂国家法》十五年后更具现实意义

纪 欣
(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发行人)




	
  《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依笔者见,座谈
会不论是召开时间、出席者身份,以及领导讲话内容方面,都具有高度现实意义,
值得吾人重视。

  首先,座谈会在全国人大闭幕后次日召开,会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
指出:“《反分裂国家法》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是坚持
‘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独’促统政治
责任和使命要求的重要遵循,也对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
法治保障。”这番讲话是郑重提醒台湾人民,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
法》立法有据,内容周详,在过去15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至今依然是反“独”促
统的法治保障,而且在有必要时可以随时依法行事。

  其次,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及监督权等权力,而其常委会在全国人大
休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基于此,一旦《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所列举的“‘台独’
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
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中任何一项
情况发生时,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而全国人大常委会须确保中央军委在执行行动时,符合《反分裂国家法》第九条规
定“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
益,减少损失”。这是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出席座谈会所代表的意义。


  再者,诚如栗战书所言,“‘台独’分裂势力误判形势,不断挑衅,严重挑战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必须坚决遏制打击”“‘台独’是绝路一条,以
身试法必遭严惩”,当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确实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提出严
正警告的时候。

  回顾2005年立法背景,陈水扁于2004年在岛内选举连任后即表示要“制宪正名”,
之后又发动了“入联公投”,两岸关系陷入险境,但当时中国国民党仍是台湾立法
机构多数党,美国不愿意因台海发生冲突被卷入其中,不断警告陈水扁,并称之为
“麻烦制造者”,以致2008年“入联公投”案未过,民进党也黯然下台。如今,在
野的国民党只占113席民意代表中的38席,民调支持度仅剩百分之十几,而党内人士
对自己的两岸论述都举棋不定、争执不断,根本难以制衡民进党。美国三年多来除
国会通过一系列所谓“友台”法案,同时不断加大对台军售,显示美国不仅不可能
与中国大陆共同遏制“台独”,还在火上浇油。这些内外因素都可能导致“和平统
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更进一步而言,岛内各个政党目前争相鼓吹“修宪”,如
“修宪”内容涉及改变“固有疆域”,或删除“国家统一前”,那就可能“发生将
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

  最后,在台湾朝野政党大力污名化“一国两制”的情况下,栗战书强调“和平
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这代表国家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
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并为照顾台湾的现实情况,维护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实施
“一国两制”。这种面对家人的坦诚态度值得高度肯定。台湾人民应认真了解“一
国两制”的核心内涵,研讨、提出能维持现有生活方式及保障自己权益的“两制”
方案,并应以一切可行方式,促使台湾当局及早开启“平等协商”,以确保两岸统
一将以和平方式实现,而且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


欢迎阅览【全美联合会2020年会文集目录】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