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终极预测

花俊雄



一、冷战斗士来势汹汹

美国白宫前首席策略长兼美国总统顾问班农(Stephen Bannon)7月20日接受美国福
斯新闻网专访时说,白宫制定了一项要打倒中共的 [作战计划] ,特朗普政府已组
成 [战争委员会] 由所谓的“末日四骑士”,包括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赖恩(Robert 
O‘Brien)、联邦调查局局长雷伊(Christopher Wray)、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和国务卿蓬佩奥(Michael Pompeo)出击,分“对抗”和“击垮”两个步骤,
使中共解体。班农并称,这四人制定了完整、连贯的作战计划,从科技战、资讯战、
经济战等方面对抗打压中国,包括和美国盟友在南海“自由航行”、在中印边境冲
突上支持印度。从6月底到7月中旬,国安顾问奥布莱恩、联调局局长雷伊、司法部
长巴尔分别就以上三方面发表演讲抨击中国。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迈克尔蓬佩奥在
加州橙县约巴林达的理查德尼克松总统(Richard Nixon)图书馆发表题为“共产中
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Communist China and the Free World’s Future)的演
说。这位美国首席外交官说,尼克松总统近50年前开始的接触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
共产党马列政权本质,而且给北京带来了好处,美国不能再回到“盲目接触”的模
式了。他说,华盛顿将继续与北京对话,但必须对中共采取“不信任,而且要核实”
的态度。蓬佩奥说,美国人民和各国必须开始改变对中共的看法,不能再把中共领
导下的中国视为“正常国家”。“中共不能代表14亿中国人民”。他还反问,“与
中国接触50年后,美国人民现在有什么成果可以示人?”“我们的领导人提出的中
国朝着自由与民主演变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吗?”“这是中国所定义的 ‘双赢’局
面吗?”

蓬佩奥的演讲被视为是他们“末日四骑士”的压轴之作。他一番猛烈抨击中共的演
讲被称为“讨共檄文”,因其模仿70 多年前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痕迹明显,又被
人称为“新铁幕演说”。蓬佩奥在演讲最后,呼吁联合国、北约、7国集团、20国集
团等建立一个志同道合的新的“民主联盟”来应对中共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内的“新冷战”斗士最近可谓来势汹汹,令人对中美关系及今后国际形
势的走向忧心忡忡,但定下心来衡量,以今天的美国的国力及其在世界的声誉和影
响力看来,它有什么底气和能耐能够掀起一场“新冷战”并且有把握获胜。

二、联欧制华战略难以落实

狂妄自大如蓬佩奥者也深知,凭美国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其对华战略目标。而不能对
华“速胜”则美国可能“失败”。但要在短期内实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仅靠美
国难以实现,必须寻求美苏冷战期间的“天然盟友”欧洲的帮助。从奥巴马到特朗普,
中国与欧洲分别以“最强大对手”与“最重要盟友”的身份出现于美国的战略图谱,
形成了美国“联欧制华”战略的现实和心理基础。“联欧制华”的战略逻辑是:要
完成“迅速遏制中国崛起势头”的战略目标,则需要“强大且顺从”的欧洲的辅助,
因此需要对欧洲进行改造,以便将其纳入美国的对华战略轨道。然而,美国的欧洲
改造计划陷入了逻辑困境,即“顺从的欧洲无法强大”,而“强大的欧洲不会顺从”。
欧洲的“顺从”与“强大”不可兼得是逻辑难题。如果美国希望欧洲更加“顺从”,
那么欧洲必然会继续在安全和经济上依附于美国,导致“无力”配合美国实现对中
国崛起势头的迅速遏制,甚至反而分散美国更多实力。如果欧洲要获得足以配合美
国迅速遏制中国的超强实力,则必须在持续增进一体化的基础上快速实现战略实力
和能力的飞跃。非如此不足以辅助美国,但若如此则很难接受美国主导。强大的欧
洲必然是相对统一的欧洲,而统一的欧洲必然拥有独立于美国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意
志。美国固然不愿看到强大的中国,但也不愿看到强大的欧洲,否则中美两败俱伤,
却为欧洲崛起创造了条件,同样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目前中欧战略文化相对接近,都主张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以创造利益增
长的方式实现国家与民族振兴,而非把本国兴盛建立在他国衰落的基础上。双方在
全球治理、经济合作、人文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进展,甚至还签署了《中欧
合作2020 战略规划》。中国始终旗帜鲜明地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一体化的加
深既有利于中国获得更广阔的西方市场,也有利于国际社会与一个统一的欧洲主体
对接合作。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与欧洲的合作精神与利益诉求相符。中国支持
多边主义,重启和平贸易的丝绸之路,大步走进欧洲,为欧洲带来巨大商机。欧洲
似乎开始更加客观、平和地看待中国的崛起,给以善意回应,转变对话态度,调整
对华关系,力图搭上非常诱人的“中国快车”,摆脱经济困境。强大欧洲的独立意
志对于美国利益而言祸福难料,但对中国而言,支持一体化,建立“强大”但不
“顺从”的欧洲则有利无害。在现阶段美欧(尤其是与德、法两国)龃龉不断之际,
中国获得大量与欧洲国家建立紧密关系的机会(如中欧17+1合作),并从经济、科
技、外交等多方面对其施加影响。目前,主要欧洲国家或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与中国建立更多经济联系;或对中国企业参与欧洲5G网络建设持开放态度。中国只
需继续保持开放,作为成熟市场的欧洲与最大的消费市场的中国扩大合作领域,更
新合作形式,中欧双方利益将进一步交融。由此看来,美国的“联欧制华”战略恐
难如愿落实。

三、亚太地区需有新的区域安排

中美博弈的最主要地缘政治战略支点是亚太地区。冷战结束后,全球地缘政治战略
重点由西向东转移,而美国在中东动用军队推翻了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
在埃及和叙利亚发动“颜色革命”,导致埃及发生了两次政权更迭,在叙利亚则造成
了一场血腥的、灾难性内战。在每个案例中,华盛顿决策者都认为他们可以建立一
个对美国友好的、稳定的民主制度,帮助美国应对核扩散和恐怖主义等严峻问题,
但是,他们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给大中东带来了杀戮和破坏,让美国在阿富汗、伊
拉克和叙利亚等国陷入了似乎没有休止的战争。

奥巴马上台后为应对新的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尤其是摆脱中东的泥淖,提出了“亚
太再平衡”战略,准备调集60%的军力到亚太地区。到了2017年特朗普的《国家安全
战略报告》更直言中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必须与美国的伙伴合作共同对抗。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外交》杂志最新一期(2020年7月/8月)刊发的大作:[濒
临险境的亚洲世纪:美中对抗的危险] (The Endangered Asian Century: America, 
China and the Perils of Confrontation)中指明,目前亚洲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和
安全问题上的冲突,人们正在见证两个亚洲的出现,一个是逐渐由中国主导的“经
济亚洲”的崛起;另一个是仍然由美国主导的“安全亚洲”。对亚太地区的每一个
国家而言(包括所有的美国军事同盟和战略伙伴)中国都已成为比美国更为重要的
贸易伙伴。但无可讳言的是,这些国家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并不放心,因此,纷纷
加强军备并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军事联系来制衡中国。“经济亚洲”和“安全亚洲”
非但不能相辅相成,反而可能互相冲突,这就迫使亚太各国必须选边站,而这正是
他们不愿陷入的窘境。李显龙认为,中国无法取代美国“安全亚洲”的角色,美国
也无法取代中国“经济亚洲”的地位,为了避免“安全亚洲”和“经济亚洲”产生
对抗冲突,必须发展新的区域安排。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曾在2015年11月提出,可以以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EAS.)(它的组成以东南亚联盟ASEAN10国为核心加上中国、日本
和美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大国)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更完备、涵盖整
个地区安全架构的亚太共同体,以2020年为目标时间,将东亚峰会转变为亚太共同体。
东亚峰会有一个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其他地区挑战的使命,是一个开放的、包
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论坛,足够使它继续发展扩张。考虑到亚太地区在政
治、经济、军事和其他政策领域的巨大挑战,陆克文认为,需要设立一个如同欧盟
布鲁塞尔的总部,以逐步加强机构组织能力。亚太共同体应为国家首脑级会议,以
确保其最高的政治权威性。亚太共同体应每年在其常设秘书处的东盟国家首都举行。
中国对于这一倡议持乐见其成的积极态度,如果美国以及相关大国都表示拥护,假
以时日,或许可能变为现实。果真如此,当可消弭中美冲突对抗。

四、美中对抗是老大与老二之争

美国的遏制战略虽然名目繁多,但这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要有道德制高点,找的
借口而已,说穿了就是美国为了把持全球老大的独霸地位打压它认为可能取而代之
的老二中国。

二战美国确立了全球霸权地位后,出现了两个挑战者,一个是苏联,在军事上挑战
美国,第二个是日本,经济上挑战美国。苏联在顶峰时GDP大概接近美国的一半。苏
联在经济上从来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军事和政治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综合国
力应该达到了美国的60-70%。日本经济上最高峰GDP达到了美国的70%左右,人均GDP超
过美国,但军事和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美国,综合国力顶多达到美国的50%。苏联被美
国全面遏制,而日本经济也遭到了美国的打压。最终苏联因为内部僵化停滞,外部
陷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而解体分裂成了15个国家,最大一个俄罗斯的经济不到美
国的10%,综合国力估计顶多也就是美国的20%了。日本GDP从美国的70%下降到美国
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从美国的150%下降到了65%,经济上已经无法与美国抗衡。
中国作为第三个世界老二,是让美国非常忌惮的,比日本和苏联加起来还要忌惮。
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中国各方面发展都很齐全,不像日本和苏联,要么是军事上的短腿,要么就
是经济上和产业上的短腿。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以及工业体系。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
国GDP总量将在2028年至2030年超越美国。军事上,五角大楼推算,如果中国军费开
支仍维持在GDP的1.4%至1.8%的水平,大概会在2049年与美国并驾齐驱。如果中国认
为美国造成的压力太大,把军费提升一倍,达到与美国并肩的时间将提前到2030年。
自美国成为全球霸主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各方面发展都不比它差,高
素质人口还多,这对习惯了用悬殊实力去碾压对手的美国人而言,是一件令他们非
常焦躁不安的事。

第二就是哈佛大学历史学家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
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他认为世界上有三大文明:以英美为主体
的基督教文明、以中国为主体的儒家文明和以中东为主体的伊斯兰文明。苏联信仰
的东正教是基督教下属流派,从文明归属来看,美苏是一脉相承的。而伊斯兰文明
没有一个强大的主体国家,无法对美国构成挑战。只有中国,既是一个实力强大的
国家,又有独立的文明体系,这也是美国以前没遇见过的。所以美国国务院负责政
策规划的主管官员基伦斯金纳(Kiron Skinner)在今年5月曾表示:美国国务院正
在制定一项针对中国的战略,该战略基于“与一个真正不同的文明较量”的理念,
这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

因此,美国一定会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打击,而且力度会比对苏联和日本的更
大。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算你没有取代他的想法或者行动,但只要你
具备取代他的实力,就足以让他感到恐惧,并为之疯狂地攻击你。其中包括在南海、
台海进行武装挑衅,全面遏制、封锁、打击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
生物战、外交战全面绞杀中国;在新疆、西藏、香港、台湾、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
全面挑战中国底线;并对在美中国科学家、学者、留学生进行恐吓、拘捕、审判甚
至暗杀等。

五、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固然忧心忡忡,但也不必惊慌失措。毛主席有句话说:“以
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必须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而且这场战斗很可能是“持久战”。
有不少人认为,美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远强于中国,中国必败。这里且让我
们思量一下秦孝公与商鞅关于收复河西的谈话。秦孝公继位后念念不忘收复河西故
地但奈何秦国军力和财力均远不如魏国。商鞅曰:不然。商鞅认为,军力和财力为甲
兵与财货,非全部国力。民心民气、军心战力、君臣聚和、庙堂运筹尽皆国力。甲
兵与财货非“国力之魂”,“国力之魂”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今日的中国与
美国,在财货方面,中国可能于2028年超越美国;在甲兵方面,在全球范围,美国
仍然一超独霸,但在西太平洋区域,中国积极防御的实力,也不容许美国任意滋事。
在“国力之魂”方面,美国对中国可以说“望尘莫及”。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
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于2020年7月最新发布的题为“理解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
(Understanding CCP Resilience : Surveying Chinese Public Opinion Through 
Time)的报告表明。对中央政府满意的民众比例高达93.1%,对共产党的满意度也超
过90%。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7月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
只有12%的美国人对国家现状满意,而有87%的人不满意。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
运行方式不满意,并认为特朗普“很糟糕”,甚至有42%的人认为特朗普是“可怕的
总统”。在庙堂运筹方面,从习近平和特朗普应对本次“疫情”的情况看来,高下
立判。从这两项民调来看,蓬佩奥说中国不是一个正常国家,中国共产党不能代表
中国人民,就显得非常荒唐可笑。

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中方更需冷静和理智。中美今后的态势是美国在经历过70年
的战略扩张之后,逐渐江河日下;而中国是在70年的实力积累中,逐渐厚积薄发。
双方对抗的时间越长,美国就越衰落,中国就越强大,时间是在中国这一边的。对内,
中国必须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进程不被打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集体意
志、集体自信、集体自尊的国家,“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全民奋力拼搏一定要实现
的。在奔向这个目标的进程中,受全民拥戴的全世界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
能率领全民政治不断革新,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中国必须扩大开放,全球最大的
消费市场所提供的经济机遇,是中国朋友遍天下的基础。目前,全球有144个国家与
中国的贸易额超过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让它们搭上经济“中国快车”是争取更多
国家了解中国政策的最佳渠道。

在特朗普短短的3年半任期,美国总共退出了9个群,其中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协定》、《巴黎气候协定》及《伊核协议》。最让世人反感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
给全世界带来重大灾难之际,美国本应赋权世界卫生组织协调全球应对疫情的努力。
但特朗普却反其道而行之,甩锅世卫组织不成,继而断供,最后干脆退出。在特朗
普“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和“使美国再度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两大口号下,美国退回到自恋的民族主义,在特朗普治下,美国已经变成
一个不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美国已经从“善霸”转为“恶霸”。特朗普政府走上
“不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条路后,美国失去了道德高地,疏远了它的盟友。前
副国务卿,世界银行行长佐力克(Robert Zoellick)在“来自中国的挑战”(2020年
2月14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一文中说:“我们已经多次看到特朗普和他
的助手们主动寻衅的姿态,原因在于吵架是他们爱好的一项活动。美国不只是对中
国展现了这种姿态,北约盟友、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世界各地的民主
友邦都获得了这样的待遇。美国历届政府长期积累起来的外交资本正在被特朗普政
府挥霍殆尽。”佐力克认为,“鉴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新冷战斗士们是无法
遏制中国的,其他国家也不会加入我们的阵营”。

而反观中国现在是世界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受益者,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疫情期间,中国的表现雄辩地证明了中国是真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奉行
者。多边主义、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而中国是其掌旗者。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
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国际社会名副其实的“好公民”。
历史站在中国的这一边,美国对中国歇斯底里的全面打压是孤立的,不得人心的。
尽管如此,美国不遗余力地打压与遏制短期内不会改变,肯定会给中国带来困难,
但中国人有“卧薪尝胆”的历史经验,必定能扛得过去,扛过去了就是胜利。


欢迎阅览【全美联合会2020年会文集目录】



Copyright(c)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